本期人物:宋卫宁
教育背景:1977年就读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出国预备研究生班;后就读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先后获微生物生理学硕士、麦类基因组学博士学位。
研究经历:1992-1997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及南十字大学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中心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1997-2002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莱丝里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从事麦类作物分子标记研究与开发、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2002-2006年,以色列海法大学进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从事野生大麦和小麦抗旱基因的克隆及特征研究。
1984年跨出国门,在外留学、工作20多年,担任以色列海法大学进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宋卫宁,在学校领导的多次盛邀下,2006年3月来到永利官网任教。
此前,宋卫宁曾任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相关实验室负责人,招收博士生、博士后,并获得有关国际组织、澳大利亚国家基金科研项目资助。先后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16篇论文,获得2个美国及国际基因专利,1991年发表在《理论与实用遗传学》杂志的一篇论文被引用高达104次。并担任《Trends in Plant Science》、《Molecular Ecology》、《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等国际知名科学杂志的审稿人。
谈及回国的初衷,宋卫宁教授告诉记者,出国前从未来过杨凌, 2004年,执行国家外专局有关项目时,他有机会来到学校。虽然时间很短,但感觉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相当不错。同时,学校领导向他表达了邀请他回国工作的愿望,并积极帮助他申报教育部项目,虽然申报因为年龄问题没有获准,但学校对人才的真切渴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在干旱半干旱研究方面的优势与自己长期从事的小麦育种和抗逆基因克隆相吻合,加之学校所处区域,让宋卫宁最终选择到了杨凌,选择到永利官网。
“我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目前主要从事麦类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在作物遗传改良应用等研究。”宋卫宁告诉记者。
他的工作重心是小麦以及其它作物抗逆基因(抗旱、抗盐等)的克隆和分子机制的探讨,小麦分子育种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物育种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尖端学科和传统学科的结合。利用学校良好的科研条件,宋卫宁觉得有信心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来加速这个过程,以更快的速度培育出抗旱、抗盐的小麦新品种。
作物育种研究讲求遗传多样性,因此,积累材料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宋卫宁研究工作的另一部分是开展野生麦类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利用研究。野生麦类作为珍贵的育种资料,一是可以与国内现有小麦品种杂交,培育新品种;二是通过探索这些品系的抗逆机制,进而进行有关抗旱、抗逆、高蛋白基因的提取与克隆。宋卫宁说,他利用自己在国外工作的机会,采集了几千份具有抗旱、抗病潜力的麦类材料,并将材料分批带回到了学校。
宋卫宁的研究团队正在研究野生麦类能否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从而能达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去年3月至今,他和研究生们多次赴榆林,将从国外引进的野生大麦、小麦品系,在榆林定边盐碱地布设试验并进行筛选。一年下来,已经筛选了一批比较抗盐的品系。
他的博士生吕树作告诉记者,宋老师长期在国外工作的经历,使他时刻关注国际学科前沿。他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态度令我们很钦佩。只要不外出,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与学生探讨相关课题,在创制材料、提取基因严格要求学生,关键之处要亲手演示并指导学生尽快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他一般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来到永利官网后,宋卫宁申请的“野生麦类节水抗旱遗传资源的鉴定、筛选及水分高效利用机制的探讨”获教育部2008年重大项目培育项目资助。去年10月,世界最大科技出版社之一的泰勒佛朗西斯出版社 (Taylor & Francis CRC Press)组织编写《核酸提取技术手册》,邀请国际该领域著名专家分别撰写有关章节,宋卫宁教授被邀请撰写植物核酸提取技术一章,现在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一步修订中。
在别人的眼里,宋卫宁每天实验室――家――实验室两点一线的生活,看起来很单调甚至有些乏味,但他自己却乐在其中。“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克隆出抗旱、抗病基因应用于小麦遗传改良,为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作出应有的贡献。”宋卫宁信心满怀地说。
编辑:
终审:
版权所有 yl6809永利(中国)官方网站 - BinG百科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