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何蓓如教授获得“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光荣称号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6-27     浏览次数: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发文公布了第三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结果,我院何蓓如教授榜上有名。
      何蓓如教授事迹如下:   
      何蓓如,男,1944年7月生,陕西陇县人,yl6809永利官网yl6809永利官网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任教26年来,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核外遗传学、高级育种学、现代作物遗传育种进展等多门有关课程,共培养了23名硕士和11名博士。2004-2006年年均教学工作量336学时。2005-2006年为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葡萄酒工程专业主讲“遗传学”,共计170学时,讲授硕士生学位课程“作物遗传育种专题”,博士生课程“现代作物遗传育种进展”、“核外遗传学”共计112学时,指导在读硕士生5名、博士生7名、近3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12人、教学实习11人。教学工作量饱满。
      紧随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对教研室主干课程本校生物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教学内容根据学科发展和不同专业方向不断调整和更新,改善实验室条件,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受到学习“遗传学”的农学、种子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草业、葡萄酒、园艺等专业的同学普遍欢迎。何蓓如教授主持的“遗传学”课程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yl6809永利官网精品课程”、。“遗传学教学改革”获2005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何蓓如教授根据本科教育“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口径”的大趋势,引导教研室青年教师不断学习新兴学科知识,鼓励开设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近年,遗传教研室相继新开出专业课“农业生物技术概论”、“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发酵工程”。近3年指导青年教师3名。
      何蓓如教授从事教学20多年来,不仅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利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坚持真理、探索客观规律的感人事例激励学生,利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启发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他讲课旁征博引,生动风趣,深得历届听他讲授“遗传学”的同学喜爱。2004年5月,20年前毕业的两班校友聚会时,许多校友说:何老师所讲授的“遗传学”是我大学学习中影响最深刻的课程之一,这门最难的课程我们学得愉快轻松。何蓓如教授因教学成绩突出,1994年曾获农牧渔业部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称号。
      何蓓如教授从1970年代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小麦雄性不育和杂交小麦的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4篇,出版著作3部。共获科技奖励9项,取得发明专利3项。1987年完成K型不育系三系配套。 “该项研究居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成果被《科技日报》评为“198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利用K型小麦不育系选育成杂交春小麦强优势组合“西农901”,于1995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成为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西农901”的选育成功《人民日报》1995年8月23日头版报道,并被评为“1995年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之一,何蓓如教授被评为“1995年陕西科技新闻人物”之一。何蓓如教授和中国农科院合作,育成适合于秦岭高寒山区种植的小黑麦品种“中秦1号”、“中秦2号”,现已在秦巴高寒山区广泛种植推广。
      何蓓如教授十五期间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和陕西省科技攻关课题“小麦温敏不育系和二系杂交小麦研究”,从简化种子生产技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等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深入探索。经艰苦探索,创立“选育适应中国黄淮麦区小麦温敏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2004年获中国发明专利。用这一发明技术将杂交小麦的种子生产体系由“三系法”改良成“二系法”。该项成果2004年6月通过陕西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为杂交小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水平达国际领先,该项成果获200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2等奖。
       何蓓如教授1988-1990年支援西藏民族教育成绩突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科研、推广成绩突出,199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编辑:

终审:

版权所有  yl6809永利(中国)官方网站 - BinG百科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