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本科生培养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非农学专业生物类)

作者:         发布日期:2005-11-14     浏览次数: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

农业概论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应用性的特点,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的公共选修基础课。

2.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从宏观上对基础农业有一个较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和了解。

3.  适应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植保、园艺、农机、资环、林学、葡萄酒等非农专业。

4.  学时与学分:

36个学时,2个学分

5.  先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植物生态学》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含教材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份)

推荐教材:

《农业概论》,韩思明、贾志宽主编,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参考书目:

①《农业概论》,官春云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②《农业总论》,胡跃高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③《当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信乃诠,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

④《农学概论》,朱新民等,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⑤《农学概论》,李建民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7.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课30学时,参观实验6学时

8.  考核方式:(说明,成绩评定办法)

考试:占80%;考察:占20%。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了解农业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发及我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掌握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基本特性及利用原则,农业生产的实质与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机能与特点;

(3)        熟练掌握作物五大生活因素光、热、水、气和矿质营养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种植制度、养地制度和护地制度三部分;

(4)        正确理解几种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        充分认识农业生产特点以及与其它非农生产的区别;

(2)        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

(3)        掌握作物种植制度和以种植制度为核心的土壤管理制度;

(4)        对于某些作物有一定的感情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

第二节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 我国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及农业区划

第一节 农业自然资源

第二节 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节 我国农业分区

第三章 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实质与特点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

第四章 作物生产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作物的生活因素

第二节 作物基本生活因素的规律性

第三节 作物生活的基础—土壤

第四节 我国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五章 种植制度

第一节 作物布局

第二节 种植模式

第三节 种植体系

第六章 农田土壤管理制度

第一节 土壤耕作

第二节 土壤培肥

第三节 农田防护

第七章 作物品种改良

第一节 育种的有关概念

第二节 种质资源

第三节       品种改良的种类

第四节       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第五节       农作物种子标本的观察与认识

第八章 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

第二节        玉米栽培理论与技术

第三节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

第四节        农作物标本园的参观及作物特征特性的认识

四、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参观)

习题

讨论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4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及农业区划

4

 

 

 

 

第三章 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

4

 

 

 

 

第四章 作物生产的基本因素

4

 

 

 

 

第五章 种植制度

4

 

 

 

 

第六章 农田管理制度

4

 

 

 

 

第七章 作物品种改良

2

2

 

 

 

第八章 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

4

4

 

 

 

合计

30

6

 

 

 

 

版权所有  yl6809永利(中国)官方网站 - BinG百科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